一个渔鼓、两块简板,立定启嗓,唱尽人生百态、历史风流,这是义乌道情的浓郁风韵;一鼓一锣,自唱自敲,一人多腔来演绎家庭小戏、爱情故事或当地新闻轶事,这是义乌花鼓的独特魅力;以说代唱,寄人生义理于大俗大雅间,诙谐幽默、寓教于乐,这是义乌小锣书的深刻内蕴……流派纷呈的义乌曲艺,在全国的文化艺苑内独树一帜。
在义乌文艺的百花园里,曲艺之花漫山遍野地盛开着。它以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乡间田头、在街头巷尾、在义乌人民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古往今来,“渔鼓一响,听众坐满,春夏秋冬、唱声不断”的热闹场景不断上演。时至今日,义乌曲艺的艺术青春犹在,并传承有人。
追溯 从历史中走来的义乌曲艺
每周末下午的佛堂老街新华剧院内,由义乌花鼓艺人贾来香带来的曲艺专场演出总是准点开场、座无虚席。这座能容纳数百人的老剧院,在度过一段沉寂岁月后,因“曲苑书场”的设立再度焕发光彩。
2009年11月,作为佛堂镇启动古镇保护工程的项目之一,位于新华剧院内的佛堂古镇“曲苑书场”正式开唱。穿越百年历史的大舞台上,汇聚了一批分散在各地的义乌曲艺艺人,于每月的固定时间鸣嗓开唱。
“自‘曲苑书场’设立起,新华剧院内固定的曲艺演出便一直延续了下来,只是现在的频率更高,从每月固定变成了每周固定。”据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场曲艺演出,几乎都是满座,听众多为佛堂当地居民,也有不少从邻近乡镇甚至东阳、金华等地特意赶来。
“记得小时候,老家祠堂茶馆里每天人声鼎沸的曲艺演出,给我带来巨大的欢乐。”每周固定前来观看演出的市民杨先生说,老家给他的记忆除了山村夜间的犬吠、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土砖瓦房等,最深刻的便是在人群围合的“舞台”上,老艺人在说学逗唱中轻描淡写着人生百味的场景。
据介绍,义乌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义乌道情艺人叶英美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模范人物,时称“北有韩起祥,南有叶英美”。他满怀革命激情,用一支渔鼓、两片指拍,把道情这一民间曲艺唱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唱进中南海,与其他优秀曲艺演员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从此,义乌道情在浙江省以至全国曲艺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义乌曲艺更像一簇绚丽的鲜花,开得越美越香。
2003年,义乌市获得“中国曲艺之乡”称号,是浙江省首家,全国第十六家,也是义乌市文艺界获得的第二张“国字号”金名片。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义乌市“中国曲艺之乡”建设领导小组,规划曲艺之乡的建设发展,推动文艺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这些年,在文化大环境的感召下,曾经淡出演出舞台的义乌曲艺艺人纷纷回归,成立曲艺团、搭建曲艺大舞台,进行例行演出、创排新曲、收徒授艺……一项项曲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乡土艺术犹芬芳。”义乌曲艺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 栉风沐雨中传承曲艺文脉
紧跟时代步伐,变单人奏唱为多种形式和谐共处;抓住时代热点,在曲艺表演中传递正能量与时代精神……如今在义乌城乡各大文化展演中,音调优美,朗朗上口,入耳难忘的曲艺表演,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坚守曲艺本体、深刻继承和弘扬曲艺传统中着力创新,近年来义乌曲艺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赋予了曲艺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义乌曲艺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义乌曲艺表演,既可以捕捉到人民参与“五水共治”行动的火热干劲,也可以听到他们对“反腐倡廉”行动的美好愿景,还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建设美好家乡的深刻期盼。
唱人民所想、奏人民所愿,成了如今义乌许多曲艺艺人心照不宣的创作方向,唤起他们对守望文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思考。在聚焦普通百姓、关注现实生活中创造有筋骨、有力量、有温度的曲艺作品,生动感人的故事在舞台上接连上演。
对义乌道情艺术家叶英盛来说,他和他的同行所走过的道情艺术表演之路,既是全面学习和继承传统的过程,也是积极探索革新创造的过程。一方面他深植传统土壤,学习吸收了深厚的艺术功力,汲取保存了传统道情的思想精华。同时,他又按照“视听”结合的审美要求,对道情进行创新改进,使他的道情说唱,具备了前辈所没有的精气神和影响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叶英盛首先推出男女对唱的道情说唱方式,并尝试配乐表演道情。1985年、2005年,他两次进京演出义乌道情《怀念吴晗》和传统节目《狄青比武》,在当时的义乌曲艺寒冬中,率先将这门民间艺术推向更大的舞台。
创新曲目层出不穷、曲艺艺人传承有序、赛事平台稳步发展……在一代代曲艺艺人和义乌相关文化部门的齐心努力下,如今,义乌曲艺已然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期。用传统的艺术形式,歌唱美好时代,展现时代新貌,讲好多姿多彩的义乌故事,义乌曲艺正在不懈努力。
眺望 曲艺发展的下一个繁花盛景
圆润浑厚的道情,或是抑扬顿挫的花鼓,抑或诙谐幽默的小锣书……从2018年5月开始,一张种类丰富的“曲艺菜单”在全市各镇街文化礼堂全面铺开。
群众点单、政府配送,并将曲艺演出送至家门口,这场由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义乌市非遗中心承办的“流动书场”进文化礼堂活动,用周周不间断的千余场曲艺演出,精心为民烹制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每一场巡演,都让台下的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使他们对久违而亲切的曲艺艺术充满热情和期待。观众里也不乏年轻人和儿童的身影,他们对这项从未近距离接触过的传统曲艺也产生浓厚兴趣。在鱼贯而入的人群中,义乌传统曲艺渐渐“声”入人心。
文化礼堂是农民全新的精神栖息之地,当饱含泥土芬芳的义乌曲艺演出源源不断注入,二者的有力结合,赋予乡村和农民以充盈的文化力量。“演出时间不限制,演出曲目自由选择,老一辈曲艺艺人带着年轻一代,陆续走进义乌的大小村落,此情此景似乎又回到了上世纪曲艺遍地开花的时候,‘让曲艺在回归中发展’,这个道路是正确的。”相关业内人士说。
除了推进曲艺在基层的广泛传播,“曲艺进校园”活动的陆续开展,也铺就了义乌曲艺传承之路的一路芬芳。义亭镇畈田朱小学是义乌最早设立的道情传承基地之一,2011年6月,学校被列入金华市首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并在2012年12月,又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为了弘扬地方文化,让学生从小接受民间曲艺这一传统文化的熏陶,畈田朱小学结合学校资源优势,提出以创建道情艺术为特色学校的设想,并制定专门的道情艺术教学计划,将道情教学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邀请艺人入校授课,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规划有序的曲艺教学活动,将来自于民间的袅袅乡音根植于学生心中。
曲艺传承基地的陆续设立,使课堂上响起声声道情,培养了一大批曲艺传承“童子军”,助推曲艺“走下去”。同时,义乌曲艺界还用艺术包容开放的心态,不断引领着义乌曲艺在“走出去”的路途上前行。
喜欢看“美丽非遗”演出的观众,对来自也门的阿马尔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义乌曲艺家协会惟一的外籍会员,他跟随非遗演出团队,与自己的相声搭档刘大伟一次次地将欢声笑语带入义乌各地……
深眉大目、头发卷曲,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熟练地在演出中安插插科打诨的经典段子,阿马尔的加入,为义乌曲艺的发展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在义外商开始了解这门艺术。“我愿意成为一座桥梁,架起中外两国人民间的友谊,给更多外国人讲中国的故事。”他说。
数十年耕耘,终喜获丰收。如今的义乌曲艺,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立足当下的“发展”中不断繁荣成长。德艺双馨的义乌曲艺人,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当中,扎根人民生活,服务人民需要,说唱人民心声,在回归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