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铮铮报国志 殷殷爱国情 义乌三位战士讲述阅兵典礼亲历故事

发布时间: 2019-10-12 07:55:11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部队参谋长一行在车站迎接参加阅兵归来的战士。

  中国义乌网10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文/摄)日前,随着战士张陵绪乘坐的高铁到达义乌火车站,至此,91867部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典礼的三位战士全部从北京返回义乌。回想起半年多来阅兵训练和接受检阅时的场景,夏伦勇、孙泰雷、张陵绪三人依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训练不苦,因为手里擎的是英雄的故事”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见到夏伦勇的时候,他正在和家人、战友们分享他阅兵的故事。

  夏伦勇告诉记者,这次阅兵他收获颇丰,他所在的战旗方队,是一支新组建的方阵,他在战旗方队担任擎旗手,擎的旗帜代表的是“穿插英雄连”,经过天安门时所在的位置是第二路第四辆车的一号旗手。

  问起训练的经历,夏伦勇告诉记者,最难的就是保持旗的稳定。因为旗是立在汽车上的,车会颠簸,但旗不能动。一开始训练的时候,不知道阅兵的旗帜有多重,他们教练员就自制了一面训练旗帜,4公斤多重,第一天训练完,很多人虎口都裂了,到吃晚饭的时候,都相互看着,谁也不想先动筷。

  “训练很辛苦,有时候也会有低落,但是这次阅兵我是带着任务去的。”夏伦勇临行的时候,部队的主任交给他一枚抗美援朝和平勋章,希望他能带着勋章接受检阅。“下口令的那一刻,头迅速摆过去,遥遥望着天安门城楼,擎着手中的旗帜,怀揣抗美援朝和平勋章,内心十分激动。”

  夏伦勇的父亲夏明军告诉记者,一开始家里人毫不知情,就知道儿子要去执行一项任务,后来才知道他被选拔去参加阅兵了。“当时也没说什么,怕给他造成压力,就告诉他要好好干。”夏明军看着刚刚归来的儿子说,“感觉他瘦了,黑了,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发过朋友圈,阅兵的时候发了第一个朋友圈,很多人都点赞,我为他感到骄傲。”

  “把阅兵勋章献给爷爷,告诉他我没辜负他的期望”

  “泰雷,我们为你感到骄傲,爷爷泉下有知也一定会倍感欣慰的。”孙泰雷和家人们紧紧抱在一起。自3月参加选拔,至今已经半年多了,孙泰雷和家人只能偶尔通个电话,报个平安。

  “2012年的时候爷爷病重,我刚得到入伍通知爷爷就走了,临终前爷爷嘱咐我要好好当兵,当个好兵。”说到爷爷,孙泰雷有点哽咽,“我做到了,这半年来我时不时地就想起爷爷对我的嘱托,很荣幸我最终出现在了阅兵典礼上,这枚阅兵奖章我要献给爷爷,告诉他,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10月1日当天,孙泰雷的奶奶抱着孙泰雷爷爷的遗像一起看阅兵。据孙泰雷的妈妈周芸女士介绍,孙家三代军人,爷爷孙景森,1944年参加八路军,正师级离休,现已去世。父亲孙建军,1983年入伍,退役后转国网岳阳供电公司上班。

  阅兵当天,孙泰雷是战旗方队的汽车驾驶员,当开着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战友们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荣耀”

  因为行程原因,张陵绪比另外两位战士晚了一天才回到部队,他是阅兵典礼的后勤保障人员。尽管张陵绪不是受阅方队的一份子,但他是阅兵典礼完美落幕背后默默付出的功臣之一。

  张陵绪告诉我们,受阅战士们的伙食标准是一顿六个菜,每顿必须有牛肉,而且除了米饭,四种主食要经常换花样。听上去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张陵绪所在受阅方队的352位受阅战士来自全国各地,口味天差地别。六个菜既要保证营养和口感,还要顾及到地域口味差异,对于保障人员来说是一项挑战。

  “受阅战士们的训练非常刻苦,他们为了这份光荣与梦想都能咬牙坚持下来,那么对于我们保障人员来说再困难的保障任务都要高标准去完成好,做受阅战士最强大的支持者。”尽管张陵绪说的时候表情淡然,但是大家都知道,要想完美完成保障任务,他们一定想了许多办法,克服了很多困难。

  阅兵典礼当天,张陵绪也在阅兵现场,看着自己所在方队昂首走过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半年多来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