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我与新中国同龄|吴广秀:蹉跎岁月里见证义乌繁荣发展

发布时间: 2019-10-14 09:37:5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王佳丽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吴广秀喜好写作,也常给报社投稿。

  中国义乌网10月1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佳丽)义乌市场几十年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第一批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户,他们是义乌市场的“拓荒者”,历经蹉跎岁月,一路摸索试错,更亲历并见证了义乌经济的腾飞。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名叫吴广秀,他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从“鸡毛换糖”到进入市场经商,后来圆梦成为一名“园丁”,在漫长岁月中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鸡毛换糖,为糊口摇起拨浪鼓

  吴广秀生于1949年1月,老家位于江东街道平畴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吴广秀格外乖巧懂事,小时候就在牛背上、煤油灯下看书,初中时又自己勤工俭学。然而,初中毕业后,吴广秀就辍学务农了。

  同生产队的一个姑娘,与吴广秀青梅竹马,两人在队里暗生情愫后,于1968年结为夫妻,第二年大儿子出生,家里增添新成员,负担越来越重。有一天,吴广秀鼓起勇气,向队长申请放他在农闲时外出搞副业,队长见他为人本分,待人和蔼,不会惹是非,便开了证明,同意他外出敲糖。“拿到这份证明时,真的激动坏了,感觉家里前途有望了。”吴广秀回忆道。

  农闲时节,吴广秀总是挑上山货盒去外地鸡毛换糖,他挑个扁担,两头山货盒里放满姜糖、小玩具、针线等,手摇拨浪鼓,一家家敲门换鸡毛。“不管是鸡毛、鸭毛、鹅毛、头发,还是破凉鞋、骨头、牙膏壳等废品,我都换都收。”吴广秀说。

  “换来的鸡毛能换钱,特别是红毛。”说起红毛,吴广秀打开了话匣子,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义乌大地上红毛曾风靡一时,红毛即公鸡身上的“三把毛”———项毛、背披毛、尾毛,是鸡毛换糖人再熟悉不过的珍宝,换糖人的主要收入来自红毛。每到春节前后,吴广秀就跋山涉水、穿村走巷收集鸡毛,回家后精心挑选出红毛,再拿到收购站卖。那时,稠城、廿三里、后宅、苏溪和东阳的吴宁、南马等地都设有相当规模的收购站。根据红毛的色泽和质地等估价卖,吴广秀每次都能赚取一笔可观的收入。

  从1969年到1982年,这10多年里,吴广秀去过省内的很多地方,又辗转到江西“鸡毛换糖”。在异乡的奔波,磨练了吴广秀艰苦创业的意志,同时也培养了他为人诚信包容的道德品质。

  摆摊办厂,见证市场繁荣发展

  时代变迁之迅速,并没有让吴广秀停下脚步。1982年,“鸡毛换糖”的行当渐渐消失,吴广秀转而寻找其他养家糊口的途径。一次,途经湖清门,吴广秀发现一些地摊前,来自广州的镀金首饰在义乌很抢手。详细了解行情后,吴广秀直接去了广州进货,并开始在义乌市场经营小百货。

  “门路广,见的世面大了,进货渠道也就多了。当时我还去北京拿半成品首饰,自己加工后出售。”吴广秀说。1987年,吴广秀租了个小厂房,招了8名工人,开办起了家庭饰品加工厂。妻子看店,吴广秀进货,夫妻俩配合默契,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那时,吴广秀夫妇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对他们来说,养家糊口,做生意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从廿三里洋桥头、县城北门街、湖清门摆地摊,到后来的新马路、篁园市场,吴广秀从每一个市场里寻找商机,一步步扎实走出义乌生意人的脚步。期间,吴广秀还担任了小商品市场信息中心的主要成员,并兼任《小商品世界报》的通讯员,用文字记录了义乌市场发展中的许多故事。

  “父辈们都是脚穿草鞋,拉着独轮小车,载着农副产品、蔬菜瓜果,赶赴稠城集市换回一些油盐酱醋。而我们这一代,有机会摆摊办厂,这是极大的进步啊。”吴广秀说。

  弃商从教,倾力培育祖国花朵

  经历了10余年的鸡毛换糖,又转入市场经商拼搏10余年,风雨坎坷的路上,吴广秀的心里依然有个声音在呐喊:重返校园,圆教师之梦。

  在当时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文人下海,弃教从商,屡见不鲜,而吴广秀深深懂得“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教育为本”的道理。1995年8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吴广秀加入了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的行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当时,学校委以他管理的重任,为了做到尽职尽责,校园里随处可见吴广秀忙碌的身影。从1995年到2015年,二十年如一日,吴广秀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是群星学校的孺子牛,更被师生们称为长征路上的老班长、学校里的老娘舅。期间,因工作表现突出,吴广秀还被学校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

  不仅如此,1988年后,吴广秀开始参与义乌政协及统战工作,并担任义乌市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近30年来热衷于台联工作,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退休后,吴广秀依然发挥余热,偶尔会出去旅游,平时喜爱用文字记录与国家发展有关的故事。就在不久前,吴广秀还组织了一次古稀之约初中同学会,并制作了一本《南山中学六五届同学会纪念册》,册中的序言、后记及学校概况、诗词均由吴广秀主笔,这份礼物给70岁的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能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想用文字记录我们这一代成长中发生的趣事,让后人了解那个年代的苦与甜。”吴广秀说,他会保持身体健朗,见证新中国更美好的明天。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