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吴秉益,195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新北市,1985年学习摄影,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浙江分会会长、一级摄影师,台湾《旅读中国》杂志特约摄影师,义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顾问。
昨日(10月31日)11时许,随着一声清脆的“开饭啦”,位于佛堂镇梅林村的居家养老中心窗口前,老人们在热气腾腾的饭菜前笑脸盈盈。这一刻的画面,定格在了吴秉益的相机里。
17年前,吴秉益放弃在深圳贸易总公司的优厚待遇,只身一人来到义乌分公司。偏爱深入农村、田间寻找灵感的吴秉益,用镜头记录义乌的乡土风情与人文气息。在这片热土上,无论是背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吴秉益的足迹。他把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和人物一一“装”进相机,制作成一幅又一幅富有艺术感的摄影大片。
在义乌开启“摄影之旅”
1999年,吴秉益离开台湾来到深圳,与朋友一起开办印刷厂,事业一帆风顺。此后,吴秉益又创立贸易公司,帮助采购商采购小商品。“贸易公司采购的小商品,大部分来自义乌。不久以后,我们在义乌开设了分公司。”吴秉益说,经商虽然耗费了自己大量的精力,但再忙也没有丢掉摄影这门手艺。
2002年,吴秉益到义乌分公司考察时,被义乌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毅然决定留在义乌。吴秉益放弃了在深圳总部的工作,独自来到义乌分公司。“我一方面是为了经营义乌分公司;另一方面,就是要在义乌开启‘摄影之旅’。”吴秉益平常只要有空,就会去佛堂、赤岸等镇街采风,期间也会和义乌本地摄影师一起进行拍摄,用镜头记录当地的变迁与发展。
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满脸皱纹的老人、洪水中的逆行者、身残志坚的残疾村民……在吴秉益家中,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我觉得我是一个诗人,因为每一张照片都是一首诗。”吴秉益常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外地演讲,对于作品的创作过程如数家珍。吴秉益用照片说话,在宣传义乌的同时,也发动更多摄影爱好者前往义乌采风。
在吴秉益的相册里,一组《老羊倌》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照片的主人公是赤岸镇晓峰村村民胡松林,一位与山羊为伴的八旬老人。其中一张照片描绘了老人带着山羊走进山里“放风”时,两只小山羊用羊角互顶,好像在“打架”,老人指着山羊在劝阻;第二张照片是其中“打架”失败的小山羊依偎在老人的身旁,亲昵得靠在老人脸上,好似委屈地在“告状”,老人则轻轻抚摸着山羊安慰着;第三张是受委屈的山羊走开后,老人狠狠指责了另一只打架的山羊。小小三幅作品,深刻表现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吴秉益虽然听不懂义乌话,但他通过眼神与动作与胡松林交流,让对方自然地融入镜头之中。
2012年12月30日,吴秉益巧遇柏峰水库放水,淹没在水库下的山口村农田重见天日。吴秉益爬到一处小山坡,利用自然光线与背景,拍下了一张名为《沉睡在水库底五十年的赤岸镇山口村》的全景照片。
共促两岸文化交流
2017年9月1日,吴秉益在绣湖公园华川书舍举办了首个摄影展“第二故乡”。一些前来观展的市民被吴秉益拍下的照片深深打动,有的人甚至流下了热泪。因为这些照片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义乌往事,让人的思绪飞到多年以前,久久回味。
去年年初,积累了大量照片和素材的吴秉益,决定通过摄影展这一载体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如今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组织更多的摄影团队互访是我今后的工作重点。”吴秉益坚定地说。在他积极组织下,如今每年都有五六个台湾摄影团来义采风,国际商贸城的小商品、义亭的红糖、赤岸的水杉等都成为台湾摄影爱好者的追捧对象,他们将“风景”带回宝岛,让更多台湾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