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将至,义乌占据了全球圣诞用品市场80%的份额。
义乌不仅仅是世界最大的“圣诞用品工厂”,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5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商越来越多,市场需求倒逼义乌在涉外人员服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义乌是全国首个拥有邀请外国人来华审批权限的县级市,全国首个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城市,浙江省首个拥有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管理权限的县市,成立了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局、全省首个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
2018年9月,义乌申报的《创新涉外管理服务举措共建和谐融合义乌》项目,从全球193个城市的27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第四届世界城地组织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外籍人士在义乌生活便利
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被称为义乌的“联合国社区”,吸引了2.5万流动人口,其中包括73个国家的1388位外籍人士,是推行国际融合社区建设试点的样板案例。社区为居住在这里的外商提供语言培训、生活服务、跨文化交流活动。为了帮助外国人融入社区,还建立了免费的汉语培训班,课程内容十分丰富。
在紧邻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义乌银都酒店,礼宾服务员是一位外籍姑娘,可以用中英文沟通,她说这里一半以上的客人是来义乌采购的外籍人士。
酒店自助餐厅可以看到一般酒店少见的阿拉伯菜式,还有品类丰富的奶酪。酒店一楼的便利店和周边的餐厅大多有3种以上语言标识,咖啡馆密集程度也是县级城市里少见的。酒店旁边一家老牌咖啡馆的店员介绍,店里外籍人士扎堆,顾客90%以上是外籍人士。
和很多城市不同,因为外籍商人数量多,义乌在涉外人员住宿、交通方面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外管大队副大队长杨小明介绍,义乌市公安局会同义乌市民卡公司针对在义的外国人开发了外籍商友卡。从2016年开始到今年10月,已经发放电子卡和实体卡共计10万余张,这是义乌的一项自发创新。
外籍商友卡背面印有境外人员姓名、性别、护照号、出生日期、宗教、照片、制卡日期和二维码,还具有小额存储、支付功能,可凭卡享受乘坐公交、租赁公共自行车、图书馆借阅图书等公共服务。
“日常生活不时拿护照不方便,丢了很麻烦。另外,要看懂200多个国家的护照,对酒店服务人员和普通警察来说都比较难。”杨小明说,商友卡解决了很多问题。
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的贝迪餐厅老板穆罕奈德在义乌生活了17年,他是约旦人,讲一口流利的中文,2002年和中国妻子一起来义乌创业。穆罕奈德告诉记者,他去过多个国家,也去过中国的其他城市,来到义乌后就在这里定居了,因为这里生活环境便利、安全,而且赚钱的机会多。餐厅名“贝迪”,也就是中文“我家”的意思。
义乌的国际化创新实验
如何让外籍人士在义乌经商生活更便利,涉及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诸多服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
义乌涉外纠纷调解委员会就在国际商贸城大楼内办公,这也是义乌设立中国首个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在义的外籍商人调解员参与涉外纠纷调解工作,义乌首创“以外调外”模式,提高调解成功率。
外调委还与义乌市检察院建立了检调衔接机制,与义乌市人民法院建立涉外案件诉调衔接机制,与义乌市公安局建立涉外案件治调衔接机制,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
在涉外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室,记者看到这里竖有十多个国家的国旗。调解委员会主任陈津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竖多国国旗是为了彰显这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国际化的平台,不管是从调解委员会委员的国籍构成,还是这里的整体氛围,都体现了国际化和公平公正的立场。
2013年初,陈津颜被调派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进行商户调解工作。近6年时间他已经是这里的“名人”,两个微信号一共加了7000多人的微信,主要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微信号备注有他自己的手机号,客商有纠纷时就找他。
在陈津颜看来,涉外纠纷调节,一方面属于法律问题,需要有专业法律知识,还需要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在实践沟通中,调解也像是抚慰人心的工作,如何平衡利益,如何给纠纷双方台阶下,如何把握双方的心理诉求,都需要专业素养,也需要人生智慧。
在国际贸易服务中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外商在义乌做生意的诸多涉外审批服务事项可以“一站式”办理。义乌通过减少提供不必要材料,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各部门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实现最大程度方便外商及企业办事,营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办事窗口,提高相关审批服务事项的效率。
义乌一位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城市的国际化是市场推动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当然也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城市的国际化,比如办一些国际化的会议活动,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也不能揠苗助长去订标准和数据,要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