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2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陈洋波)从民情民访代办两员“帮跑”,到打造智慧信访平台数据“代跑”,再到如今进驻矛调中心靠前“领跑”……近年来,义乌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金华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下,扎实推进公安信访改革工作,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让这一份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充满阳光。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义乌公安实现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2.64%,初信初访下降32.95%,越级信访下降40.37%,攻克疑难信访积案16件,良好的信访生态正在形成,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警调访调凸显“公安担当”
今年8月10日,义乌市矛盾调解中心正式运行。义乌公安以“主力军”姿态进驻,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落实专人接访,通过“信访智慧平台”一访情三推送,“包案到底”责任到人;推动警调访调,成立工作专班,为每件信访问题找到娘家;树立“调解前置”理念,设立“警心调解室”,公安民情民访代办员、乡音帮办员、金牌调解员“三大员”常驻,将群众迎进门,化解烦心事。入驻以来,共接待群众176批次,当场调解93件,通过民情民访代办化解78件,化解率达97.2%。
“进入矛调中心以来,公安信访工作正在从‘专科受理’向‘靠前受理’‘全科受理’转变。”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常态开展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最终形成矛盾收集、按需调处、诉讼服务全链条机制,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
今年8月21日,我市一企业员工刘某在宿舍意外死亡,死者家属与企业在赔偿问题上发生争执。根据“警调访调”机制,辖区派出所将情况上报局信访部门。信访科掌握情况后,立即将信息报送矛调中心,中心根据意见,召集公安、司法、人社、法院、街道等部门迅速介入,邀请金牌调解员、商会代表、律师共同参与,刘某家属与企业顺利达成赔偿协议。
除进驻市本级矛调中心外,义乌公安14个派出所全部入驻镇级矛调中心,参与日常值守、调化、会商、联动,深化“四个一”快办制度,实现信访日清日结,把民情隐患解决在警情发生前。
跑出矛盾化解“加速度”
“上午到矛调中心反映情况,下午所里就约我见面,速度真快。”家住北苑街道的老吴感慨道。原来老吴前段时间和邻居因停车问题起了纠纷,民警处警后,老吴认为派出所没能妥善处理,心里不服。
耐心倾听完诉求后,市公安局信访科工作人员将老吴的信访件通过钉钉“信访智慧平台”流转给北苑派出所。中午11点,老吴便接到所里代办员电话,下午3点,北苑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已经和老吴约访完毕。当日,北苑派出所会同北苑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会商研究解决方案。
借力于钉钉“智慧信访平台”,以往需手工呈批、层层上报下达的流程被简化,信访科可在后台实时查看信访件办理进度,在线督导提醒,实现“一小时即办、一日内速办、一周内快办”。针对复杂疑难信访事项,义乌公安开展“一访情三推送”机制,即一推落实、二推中心、三推预警,实现层级管理和便民服务相结合。即一日内未能办结的访情,推送至责任民警帮办化解,确保化解在当地,实现矛盾不上交;一周后未能办结的推送至市矛调中心,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联动化解;仍无法化解有可能越访的,推送至局信访领导小组和市信访部门,落实合力防控化解。“在处置疑难信访问题上,积极推动市级层面出台两个模板式的‘规范’指导意见。”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个“模板”运行以来,共会商化解疑难信访件17次,攻克积案5件,起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信访“小窗口”发挥大能量
“非常感谢你,现在我已经深深爱上鸡鸣山这个大家庭了!”在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外商罗薇哒专门来到警务室,对社区民警王军伟表示感谢。两个月前初见罗薇哒时,她满脸愁容。后来,王军伟和“国际老娘舅”哈米帮助解决了她和丈夫因生意不顺产生的夫妻矛盾,还鼓励她参与社区学汉语、国学、戏曲等活动。渐渐的,罗薇哒融入社区,交到很多朋友,人也开朗了。
近年来,义乌公安依托“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在全市范围推广民情民访代办,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优化服务。目前,全市三类村居以上已设立民情民访代办点548个,村级信访“小卖部”遍地开花。像王军伟、哈米这样的民情民访代办员和帮办员,全市共有1579人,他们不仅是信访矛盾的化解员,更是警民沟通的桥梁。
义乌公安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代办”工作新模式,着力形成“一域一品牌”,让信访工作成为晓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护民力的民心工程。如后宅所积极探索邻里矛盾“村级调解”新路子,让基层矛盾纠纷“有人管、有人调、调解好”。商城所针对市场外商多的实际,成立“护商联盟”,及时化解涉外矛盾纠纷。目前,已建立一支由11个国家、12名外籍调解员参与的涉外调解队伍,调处涉外纠纷434起,成功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