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义乌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8-04 07:02:00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陈洋波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7月30日中午,稠江街道高新社区“驿家亲”红色驿站内,外卖员龚女士轻车熟路地把电瓶车停在充电位内充电,“驿站里,沙发、空调、充电插座、饮水机等等,都有。”龚女士笑着表示,高新社区“驿家亲”红色驿站设施完善,还会定期邀请他们参加肩颈理疗、剪发等公益活动。

  在义乌,像龚女士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有6.6万人。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化开展“暖蜂”行动,努力打造规范有序、安全可靠、温暖舒心的就业环境,实现新就业群体与这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改革探路,破题劳动关系

  近年来,义乌积极构建“行业规范+用工监管+权益保障”全链条制度体系,打破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用工关系复杂、监管机制滞后、权益保障困难等困境。

  义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网络平台外卖配送行业劳动用工的通知》等相关细则,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明确专职外卖骑手与相关企业存在劳动关系。同时,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列入基层党建“书记领办项目”,通过建立健全“综合指挥中心+专业执法+基层治理+督导巡查”欠薪治理体系,落实“137”快速处置机制。义乌还设立了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实施“1+X”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处全域协同联动机制,做到纠纷案件“一窗受理、分类处置、联动化解”。

  “我们还持续深化法律援助‘暖蜂’专项行动,优化维权帮扶机制,进一步降低新就业群体的维权成本。”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机制创新,助推参保扩面

  覆盖率偏低、赔付额偏低、维权成本高……这是造成新就业群体社保“两低一高”局面的重要原因。为此,义乌创新建立了“三险联动”保障机制,助推参保扩面。

  义乌创新构建“工伤保险+补充险+商业险”综合模式,按行业特性精准施策,先后出台了快递、外卖、电商等行业参保办法,实现了3.2万名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保障全覆盖。义乌还致力于打造“补充工伤保险+意外险+重大疾病险”组合方案,为无法参保工伤保险的新就业群体提供24小时全天候意外保障,重大疾病险实行首诊一次性给付。目前,已吸引2.2万余名新就业人员参保。

  近年来,义乌还建立了“劳动者工资保障险”,在全省首创快速治理欠薪新模式。企业无法及时支付工资时,由保险公司先行垫付,并向企业提供2个月免息偿还期限。

  发展赋能,厚植社会认同

  新就业群体规模大、流动性强。如何推动服务升级、双向融合、职业拓展三大举措协同发力,‌助力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为义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赋能,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1个市级骑手党群服务中心、1批“驿家亲”红色驿站、N个爱心服务点……近年来,义乌以党建为统领,构建“1+1+N”立体化服务矩阵,形成覆盖全域的15分钟服务圈,联动各界力量推出技能培训、假期子女托管等暖心服务,营造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义乌还通过社区兼职委员、“义乌好人”等评选活动,激励新就业群体共同参与城市建设活动。“以前感觉只是城市的过客,现在我们也成了城市的主人。”义亭镇“移动哨兵队”快递小哥陈动员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外,义乌还打造“1+15+N”(全国首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学院、15个分院、N个实训基地)职业赋能体系,为就业群体量身定制“微创业”培训计划,目前有9人成功转型。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