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一列满载100标箱小商品的海铁联运班列缓缓驶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海关监管场所,之后将通过铁路转运到宁波舟山港装船,发往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港。截至当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海铁联运班列到发集装箱超4.5万标箱,班列超过500列,海关监管转关货物货值达26亿元。
6月27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开港运营,至10月4日已达百日。“开港以来货运量稳步攀升,特别是8月,我们监管的转关出口集装箱相较于7月增长了4倍多。”义乌海关综合业务三科科长郑杨元表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作为智慧物流枢纽,集智能调度、24小时预约通关、多式联运于一体,通过港口功能前置,将宁波舟山港的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港(苏溪),为跨境贸易按下“加速键”。
“原来货物通过铁路从义乌运输到宁波舟山港,需从杭州绕行。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海铁联运班列开通后,物理距离减少了100多公里,运输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这里的集装箱从预约进场到完成施封全程无感,效率高,手续简便。”义乌市源丰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子原表示,经初步评估,“无感通关”可为其降低成本15%以上。
记者了解到,进出口货物“无感通关”的背后,是义乌海关在枢纽港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开发智慧堆场、智能卡口、智慧查验等应用场景,推进AR眼镜等查验设备应用,将海关监管最大限度嵌入场站作业,实现海关监管可视化、智能化、预警化和全程管控、全链追踪。同时,将海关监管和内陆枢纽功能有机结合,强化与口岸海关的协作配合,打通关港数据通道,确保小商品快速出海与海外商品高效入浙。
下一步,义乌海关和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将以打造“海关智慧监管样板间”为目标,不断巩固、优化智慧海关应用成果,助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全力支持义乌小商品出海扩容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