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第17个“双十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已然发生。
“双十一”早已突破阿里与京东的二元格局。如今,抖音、拼多多、快手凭借各自的流量优势与场景创新强势崛起,从“新晋玩家”成长为能与传统巨头分庭抗礼的核心阵营,彻底改写了大促的竞争规则。今年京东率先打破常规,将“双十一”现货开卖时间定在10月9日20时,刷新了历史最早开卖纪录,更开启了大促周期“前置化”的趋势。与往年烦琐的满减计算、任务打卡等复杂规则不同,今年各大平台集体主打简单直接的优惠模式。从最初的追捧到如今的从容,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心态也完成了蜕变——大家更倾向于根据实际需求分散下单,“平常心”已成为主流消费心态。
作为电商高地,义乌电商主体在历次大促实战中持续积累经验,从最初的仓促应对到如今的游刃有余,已然形成成熟的大促运营体系,成为支撑行业变革的重要基石。今年“双十一”期间,义乌的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及各大电商园区、淘宝村呈现一片热闹景象:繁忙的打包车间、高效运转的流水线、往来穿梭的快递车辆,线上激增的询盘量与交易量,最终转化为亿万订单,这正是义乌电商高速发展的缩影。
大促时间拉长商家从容应对
今年的“双十一”从10月9日0时全面启动,一直持续至11月14日24点,整个促销周期长达37天,创下历届“双十一”之最。今年,京东于10月9日20时开启现货销售,天猫在10月15日20时启动,同时,淘宝首次实现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启动“双十一”,速卖通的海外“双十一”于11月11日正式开售,从而形成国内外联动、多平台共振的盛况。
“各位宝宝们,咱们家的丝巾是香云纱,触感丝滑,轻薄而不易褶皱,图案上我们融合了国风元素,披上后尽显东方韵味,感兴趣的宝宝赶紧下单吧!”11月10日,在义乌市天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沐文化)直播间,主播安安手拿一部手机,开启了一场充满国风氛围的直播。这是天沐文化“双十一”专场活动之一。
据天沐文化负责人谢宇轩介绍,今年公司参与了淘宝、抖音、微信视频号及TikTok等多个平台的“双十一”活动。他特别指出,促销周期的拉长,让他们得以更从容地安排节奏,有效避免了往年“手忙脚乱”的局面。
谈及今年直播行业的新趋势,谢宇轩表示:“以往的‘双十一’流量集中于头部账号,当前直播平台呈现‘去中心化’趋势,流量逐渐向中小账号倾斜,这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他进一步分析道,这部分新增流量如能有效转化,将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而挑战则主要来自前后端的协同压力。
具体而言,在前端,主播和运营团队需要高效承接流量、提升转化率;在后端,订单激增对供应链、仓储物流及客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天沐文化在十月初组织了专项培训,细化直播话术、中控配合等环节,确保在流量涌入时能充分展现产品优势,促进成交。同时,在九月底便启动后端调控,包括提前与供应商协调备货、开展客服专项培训,并将仓储人员从15人扩充至30余人。
据介绍,“双十一”期间,天沐文化销售高峰预计出现在11月中旬,其中“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稳固国内业务的同时,自去年起,天沐文化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将直播业务延伸至海外电商平台,今年还参与了TikTok的“双十一”活动,覆盖欧美、日本、新加坡、中东、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主营品类为新中式女装。“一方面,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品类,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借此让更多中国元素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谢宇轩说。
“我们从9月就开始备货,目前库存是平时的3倍,完全能够应对销售高峰。”义乌市创品贸易有限公司的速卖通平台运营负责人黄鑫康告诉记者,今年速卖通的“双十一”从11月8日开始预热,正式售卖期则从11日持续至19日。
据了解,创品贸易主营领带、袖扣等西装配饰,以外贸为主,产品销往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基于往年经验,订单高峰预计将出现在活动首日与最后一天,其中首日订单量达到平时的三倍。
为吸引顾客,创品贸易积极参与“跨店满三件免运费”等平台优惠活动,并结合产品折扣,力求为用户提供最大力度的让利。在履约保障方面,为应对订单激增,公司已增派一倍人手,实行24小时不间断打包发货,全力保障物流时效。
记者了解到,速卖通平台在“双十一”结束后,将于11月20日起无缝衔接“黑五”大促,活动持续至12月3日。这意味着跨境商家将迎来持续近一个月的销售爆发期,也为创品贸易带来了更可观的增长窗口。此外,除速卖通外,创品贸易还同步参与了Shein、Temu等平台的“双十一”活动,通过多渠道布局全面捕捉全球商机。
第一波大促后订单回归日常
10月起,随着各电商平台“双十一”预售开启,义乌保税物流中心、义乌综保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提前“火力全开”,各类进口商品备货充足、蓄势待发。大促期间,库区灯火通明,卡口车水马龙,打包台人声鼎沸,月台堆满包裹。
喜宝奶粉、阿迪达斯鞋履、日韩美妆……在入驻义乌保税物流中心的义乌思道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道贸易)拣货区,数十辆拣货车整齐排列,工作人员从车上取出一张拣选单,上面清晰记录着消费者购买的跨境保税进口商品种类,以及商品的库位号、条码、名称、数量、操作指引、快递信息等内容。另一侧,推着拣货车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商品货架间,迅速将一件件商品归入准确位置。这样的忙碌场景,从10月一直持续至今。
“‘双十一’淘宝平台第一波预售10月15日开启,10月20日现货开卖,我们陆续发出了30万单,其中以母婴用品、保健品居多。”思道贸易负责人金兆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承接了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订单,大促期间单日订单峰值达10万单。面对激增的订单与临时用工需求,在义乌保税物流中心的支持下,企业临时新增100余名员工处理订单,以最快速度把包裹发走。
在义乌欧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一供应链)的保税仓,每天都会接到来自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的大量订单。“我们接到订单后,拣货员先按单拣货,随后送至打包台,由打包员装箱、打包、贴单、扫码、称重,快递公司上门揽收后,经再次分拣分拨至全国各地。”欧一供应链保税仓主管周宁敏介绍,“双十一”期间,仓库高峰期日均发货2万单,库存消耗较大,奶粉、保健品需持续补货,仅11月10日当天就有4个集装箱的奶粉到库。
作为义乌综保区入驻企业,义乌凯仓供应链总经理蔡恒毅介绍,公司已建成6万平方米高标准保税仓,日均订单处理能力超7万单。今年,该公司启用的跨境商品体验中心汇聚了超300个SKU的全球好物,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为消费者带来“零时差”购遍全球的便捷体验。他透露,自10月20日现货开卖至11月9日,凯仓订单量已超180万单。
值得一提的是,“双十一”第一波大促后,企业普遍反馈后续订单已回归日常水平。究其原因:第一,如今电商平台即便不依托“双十一”,几乎每月都有大促活动;第二,消费者消费行为更趋理性,日常平台也有促销,随时能买到所需商品;第三,第一波大促已集中释放大部分消费需求,多数消费者提前完成采购计划,后续阶段性需求回归平稳。
记者了解到,针对企业“双十一”大促保障需求,义乌保税物流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提前开展走访服务,摸排需保障事项,列出企业困难清单,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卡口实行24小时值班,保障快递车通行效率、提升发货时效;增设临时车位,满足快递车辆停车需求;对电力、网络等系统提前维护,并安排维修人员在大促期间驻点卡口及货梯处,确保故障及时处理。
此外,面对今年“双十一”期间预计大幅增长的跨境电商业务量,由义乌海关、义乌综保区管委会、商城集团综保区公司联合组建的“综保红帆志愿服务队”提前规划、科学调度,充分发挥党群联动优势,全力保障跨境电商业务高效运转。
快递再提速实现“分钟级配送”
曾几何时,“双十一”的消费记忆还停留在熬夜付尾款、费尽心思计算满减优惠、漫长等待快递送达的阶段;如今,“尾款支付完毕包裹立达”“半小时收到新款商品”已成为义乌快递配送的新潮流。
今年“双十一”,最让消费者直呼惊喜的莫过于“闪电收货”的极致体验——快递小哥携手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美团闪电仓的配送团队,组建起一支高效能配送铁军,为快速履约保驾护航。家住北苑街道的消费者胡蝶亲身体验了这场“速度变革”:10点完成“双十一”预售订单尾款支付后,下午1点顺丰快递员就带着包裹出现在家门口。“太惊喜了!从下单到签收,才几个小时就送到了!”签收时,胡蝶难掩激动,这份包裹彻底刷新了她对快递速度的认知。
走进圆通快递位于义乌国内公路港的分拨中心,数十名工作人员正从运输车上卸下包裹,直接送上传送带。包裹在传送带上“行进”途中,都会经过一台相机式扫描设备,经摄像头扫描后,所有包裹信息一目了然。来到中通快递新科网点,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络绎不绝,分拣线上工作人员身影忙碌。该网点负责人何航斌介绍,“双十一”期间,网点日均处理订单量达80万至100万单,快递业务量较平日翻了一倍。
记者了解到,目前义乌已配备78套全自动快件分拣设备,中通、圆通、韵达、邮政、极兔、申通等6大国内主流快递企业,均在义乌设立了日均处理能力达千万级单量的分拨中心。强大的硬件设施与处理能力,为“双十一”大促期间快递业务平稳运行筑牢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目前义乌每日发送的快递包裹量已突破3400万件。
义乌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十一”是快递行业的年度“大练兵”,面对这场重要“大考”,全市各快递企业已加大资源统筹调配力度,积极应用智能技术,全力保障快递网络畅通,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确保每一个包裹安全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
义乌快递业务量保持高位增长的背后是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据义乌市场发展委统计,今年1—9月,义乌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227.01亿元,同比增长13.85%;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289.82亿元,同比增长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