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6日讯(商报记者 王婷)日前,义乌成功引进了投资10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康地·华统健康食品小镇项目,这是我市与美国谷物的二度合作。这个项目只是近年来义乌推动工业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8.3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今年上半年义乌工业投资增幅位居全省17强县市区第二。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工业领域“治标更治本”行动,坚持“一手抓存量提质,整治‘低小散乱’,促优汰劣”,“一手抓增量选优,招大引强,培育新动能”,工业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以标准来规范整治,这是我市传统产业整治提升的前提。”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严格按照安全、环保、税收等标准规范实施整治,目前全市已完成“四无”企业整治5061家,全面完成2116宗出租型企业用地整治提升。如对出租型企业整治,我市就在全省开先河,制定四类标准,出台整治提升标准,明确生产、仓储、物业及出租、承租等条件,落实出租报备;制定主体责任标准,落实企业“六有”建设(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工作场地、责任落实机制、隐患自查自纠机制、义务消防组织、安全技术支撑);出台监管标准,针对少数把问题企业“一关了之”或重监管轻指导服务的现象,制定12项检查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出台行业准入标准,如对集聚区外七大“低小散乱”块状行业,实施准入警示。
在整治规范的同时,我市积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整合集聚、改造提升。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企业、鼓励股改上市等系列十条政策,2016年为企业降成本14.5亿元。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厂房建设小微产业园,已建成模具行业集聚园区,入园企业429家;义亭镇以“区域联防联控”为平台,打造小微产业园16个。强化治水拆违、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倒逼机制,2016年完成所有工业区企业排污技术改造,96.2%工业用地实现持证排水;去年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98家5亩以上D类企业“关停并转退”,今年已完成D类企业整治提升26家。
我市在存量提质基础上,积极做大做优增量、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重大项目87个,总投资1821亿元,其中投资10亿以上项目38个、投资50亿以上项目17个(已开工7个),信息光电、汽车制造、健康产业、物流商贸等新动能雏形初显。
据了解,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乱”,发展中小微产业园和产业创新综合体,以增量选优引领产业转型,同时狠抓市场源头带动工业提升,并积极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老工业区、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为转型发展腾出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