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19日讯(商报记者 林晓燕)眼下正值柑橘飘香季节,执法局赤岸大队组建的农业种植户微信群里十分热闹:执法队员讲法规谈政策,种植户抛问题说建议。除了线下的农业抽检行动,这种互动方式拉近了双方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着眼“执法+对象”,这是执法局将硬性执法转化为上门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农业、安全生产类执法讲堂等活动54次,服务执法对象近3000人次;按责任辖区积极组建草莓种植户交流群、餐饮经营户交流群等业务服务群19个。
服务前置,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随着《义乌市区犬类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连日来,执法局稠城大队紧锣密鼓地举办执法讲堂,在公园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多形式做好宣教。
除了着眼“执法+对象”,执法局也着力“执法+联动”,将闭门执法转化为提前服务。如将餐饮油烟执法宣传单、广告设施执法宣传单等职能范围内的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单,提前一步送至相关职能部门,让前去办证审批的市民提前获得执法法规信息,服务上下联动,提升执法效能。
此外,执法局通过着重“执法+智能”,积极将群众跑腿转化为信息跑路。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执法局推出“三个一”工作法,即“一张清单式”管理、“一窗式”受理、“一平台”流转,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义乌临时占道审批业务80%办件实现了提前办结,网上审批申报率达到97%以上。
同时,通过平台整合、数据互通,执法局开发人行道机动车违停网上自助处理平台与微信自助处理平台,实现违停处罚“零跑腿”。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5月份至今,该局通过升级的网上系统已处理违章停车7142辆次,网上缴款率达71%。
立足长效,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为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执法局立足长效,坚持三大导向。
以民生为导向,通过疏堵结合探索弹性化管理。如根据北苑秀禾路五金农具经营一条街实际情况,执法局北苑大队联合街道制定“一米线”方案,在近两百米的人行道经营店面前划出一条一米宽的区域让商户展示商品,既方便了商户经营,又有助于城市管理与市容保障。
以效果为导向,探索人性化执法。针对停车重点难点区域的临时停车需求,执法局推出主动介入、提醒在先的特殊情况三免罚措施,即在特殊路段、特殊时段按下违停处罚“暂停键”。比如,在不严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医疗机构等周边微循环区域内,相关车主在交通密集时段能够做到有序停放、畅通行驶的,被允许在特定时段免于处罚。
以发展为导向,通过接轨信用体系建设,实现提前干预、长效管理。据了解,目前执法局已将执法办案系统接入义乌信用平台,通过多部门相互协作,推动行政处罚与个人信用挂钩。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局积极践行首次违法教育劝导为主、多次违法严管重罚的执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