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5月23日讯(商报记者 黄玉洁)王关根,今年45岁,义乌同心器械加工厂技术总监、高级技师。从业27年来,他从初学技能到以此为生,从研究技艺到传承技艺,从一名普通车工变身为技术炉火纯青的技能大师。在全省范围内,他开启首例校企合作项目,荣获浙江省首席技师、金华市首席技师、义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代表以及义乌市第七批、第八批拔尖人才等称号。今年4月,他又荣获2018年“浙江工匠”称号。
1992年,18岁的王关根高中毕业后,进入义乌一家生产专业汽车方向盘的企业(现为浙江世宝公司),成为普车学徒工。王关根虽然学历不高,但虚心好学,工作之余时常翻看车工书籍和产品图纸。入门后,他买了两本新华字典般厚的《五金切削手册》,想办法把它钻研透彻,如今这两本书已被翻看得十分破旧。在工作中,他时常带着问题去学习,需要什么知识就现学活用,虚心向老车工请教,回家做心得笔记。日积月累,他掌握了不少技术窍门,精通了车工工艺技术。
1997年,公司引进了几台数控车床。为了让设备运行,公司特意安排几名资历较深的员工去上海进行培训,但他们培训回来后,仍旧无法操作新设备。机缘巧合下,公司将数控车床设备的调试工作交由王关根负责,要求他在一个星期内让机器动起来。难题当前,王关根茶饭不思,仔细翻看说明书,一遍遍调试新设备。正是凭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过硬的技艺,他终于破解了技术难题———第四天这台数控车床生产出了第一个产品。
王关根技术好、肯钻研。厂里出了机械难题,只要找到他,都能帮忙解决。2008年,他参与负变传动比循环球液压助力转向器中摇臂轴、大缸径活塞零部件的研制,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他参与国庆阅兵防弹车转向器中七个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任务,解决了结构尺寸大、精度要求高、一次性成型的生产技术难题,该转向器是国内唯一前轴负荷达2500kg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13年,他发明一种薄板工件夹持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他主导设计国内首条汽车转向螺杆柔性化自动生产线,还开创了抛物线深孔钻特殊磨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研究技术固然重要,但学无止境。”2013年,王关根因入选浙江省“金蓝领”出国境培训班赴新加坡考察学习。受国外工学交替、半工半学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启发,回国后王关根提出开展校企合作的想法,得到了省人社厅和市人社局的重视与支持。
2014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名师带徒”号召,创办浙江省王关根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参与社会技能人才培养,培养高技能徒弟百余名;主动投身于校企合作培养院校学生,开启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双元制教学模式。
王关根说:“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分为三大区域:教室、场地、校企合作专区。学生在教室学习课程理论,在场地熟悉机器面板操作,最后到校企合作专区由企业教师指导进行实打实的产品加工。尽量以一个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做到教学大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缩短了毕业生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距离。”
一路走来,王关根心里一直有个愿望。目前技师行业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他希望带领更多学生学习,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触这一行、从事这一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