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义乌来说,今年还是撤县建市30周年。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义乌人民探索前行的进程,是义乌党政有为的进程,是义乌融入世界的进程,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进程,虽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
40年来,义乌人民不曾辜负美好时光,撸起袖子坚定实干,绘就了一曲激扬的时代乐章。中国义乌网、浙江新闻客户端从10月8日起推出专题报道《风云激荡活力义乌》,定格来时路,温故而图新,跟您一起见证和追寻踏浪前行的义乌故事。
中国义乌网10月19日讯(记者 罗德慧 编辑 楼菲莉)10月14日晚,在长沙举行的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传来喜讯,以义乌商帮创业为主线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获评优秀电视剧奖。
听闻《鸡毛飞上天》再次获奖,67岁的何海美有些激动,因为剧中女主角骆玉珠卖照片的故事正是她的经历。作为义乌第一代市场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何海美说,剧中挑担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小贩起早贪黑的故事,都让她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勾起了她艰苦创业的回忆。翻涌的情绪使她感慨良多:“你能想象,今天的规模宏大国际商贸城的源头,竟是水泥板搭起来的马路市场吗?”
湖清门市场1982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义乌,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小县,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群众生活清苦。绵延数百年的“鸡毛换糖”也增加了新的商业内容,货郎担的糖担从单一的红糖增加到针线、发卡等日用小商品。每逢集市,换糖人便聚在一起进行货物交流,货物交流最多的是廿三里的集市,不少农民也沿街摆摊,廿三里马路市场就这样悄然形成。当时,换糖人外出“鸡毛换糖”必须经过稠城镇乘坐火车或者公交车,渐渐的,换糖人也开始在稠城镇集市当天赶来交易,县前街、北门街、湖清门先后自发形成了马路市场。
当时因为小商品交易被视为“投机倒把”,政策也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但个体户“蠢蠢欲动”,商品经济萌芽初现。面对工商部门的严打,很多个体户只能和工商管理干部“打游击”。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82年。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四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东南沿海掀起春潮时,也在这个浙中小县激起阵阵涟漪,拉开了义乌传奇的序幕。
1982年初,义乌县工商局向义乌县委汇报了“鸡毛换糖”文化的渊源和小百货自由市场的现状,并建议由政府牵头开办小百货市场。经过5个月的调研,义乌召开了一场改变未来几十年命运的大会,会上,以谢高华为代表的义乌县委县政府宣布,要引导农民进城经商,不是违法的商品不能没收,政府要支持老百姓致富。
新马路小百货市场1986
这场大会,无疑是喂个体户吃下了“定心丸”。站在会场内的何海美当场涌出了热泪,“全场都在拍手,我已经不会拍手了,满脑子都只有一个念头——我可以做生意了!”
那年的9月5日,义乌向世人发出宣告,湖清门小百货市场正式对外开放。水泥板搭起的两排简易摊位,群众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终于得到了官方认可和支持。个体户们终于告别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生活,在最初市场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1982年9月5日,义乌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开张。
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之后,小商品市场监管所窗口便被“挤爆”了。“当时,不管什么时候来到我们的窗口前,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干部的办公桌上申请、变更、年审的资料堆成小山。”没有电脑、没有打印机,全靠手工填写,工作强度让市场监管局退休干部郑春华这个有3年工作经验的“老手”也有些吃不消,足可见当时义乌人经商的热情。
从1982年705个摊位到1983年的1050个,到1990年的10500个,再到如今的7.5万个,36年间,义乌市场6易其址、10次扩建,从一个小小的马路市场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到640余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国际商贸城。犹如500多年前大西洋贸易为英国打开财富大门一样,潜化于义乌人血液中的敢想敢试的首创精神与干部敢于担当的开明负责相融,推开了历史之门。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在历届市(县)委市(县)政府对“兴商建市(县)”战略的坚持中,一路劈波斩浪,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