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12日讯(通讯员 应金鑫)民营企业是义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全市经济稳定、产业升级、民生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市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聚焦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细微处、发力关键点、出手危急时,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提档升级。
立足调查研究,围绕企业需求“出对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义乌法院牢固树立精准思维,精准吃透市委决策部署的要求和内涵,精准把握民营企业在动态经营中的司法需求,据此制定服务机制,确保司法保障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近年来,该院立足实际,出台了多份有针对性的民营企业司法帮扶文件,全力保障民营经济平稳向好发展。2011年,通过专题调研,出台《关于对涉困涉诉企业实行依法帮扶的指导意见》,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依法帮扶困难企业走出困境;2013年,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态势,及时递交《关于出台措施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报告》;2014年,进一步明确了关于风险企业司法帮扶举措,从立案、审理、执行等方面提出了十条措施。2016年,该院主动作为,及时出台《关于司法保障工业发展十条意见》。该《意见》从立案、调解、保全、执行、企业信用保护、府院联动等方面提出了服务举措。
此外,该院还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风险企业纠纷化解工作,通过参与风险化解协调会、报送涉企信息统计分析等形式,及时了解企业涉诉及运行中出现的突出情况,提高涉企司法处置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完善工作机制,涉企纠纷处理“规范化”
涉企纠纷犹如挡在民营企业发展面前的一道“坡坎”,妥善处理涉企纠纷,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否则很可能耽搁企业向好发展的时机。为此,义乌法院牢牢牵住“牛鼻子”,要求干警不能就案办案,既要妥善化解纠纷,又要维护企业稳定。为此,该院积极完善涉企纠纷内部审理机制:
做好立案引导,对于以相关企业为被告的案件,加强诉前协调化解。对集中爆发、融资金额巨大、涉及面广的涉企案件,积极争取“集中管辖”。
坚持调解优先,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庭前、庭中和庭后全过程,注重运用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等方式,积极促成双方以调解结案。近年来,该院涉企案件调撤率接近四成。
灵活执行措施,对无力挽救的企业,加快资产处置速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运转正常,只是暂时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加强协调,尽可能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完善府院对接,加强府院工作对接联系,通过提出司法建议、共同讨论处置方案、征询个案意见等方式,强化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强化改革创新护航民营企业“走出去”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义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义乌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频繁的贸易往来容易引发知识产权、涉外民商事等纠纷。
近年来,义乌法院通过打造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化队伍,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方式改革和专利审判试点,重点打击侵犯著作权、销售伪劣商品及侵犯商标权等扰乱市场贸易秩序的行为,维护义乌市场的美誉度,护航义乌小商品走出去。宝洁、欧莱雅、马培德、米其林等国际知名公司纷纷称赞该院公正维权。
此外,义乌法院坚持平等保护、法制统一、独立审判和非歧视性原则,全力打造涉外商事审判精品工程,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营造公正司法和平等保护的良好商贸环境。该院于2015年11月会同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涉外民商事纠纷诉调衔接机制,聘请外籍调解员协助化解涉外纠纷,同时在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法官办公室,为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提供一站式、便利化的法律服务。对疑难、复杂或重大纠纷,组织现场调解,为调解中心调解员提供示范。
落实普法责任,为民企经营管理“打补丁”
针对民营企业日益增长的普法需求,该院精心挑选买卖合同、知识产权保护、公司管理、劳动争议等方面的30个典型案例,以案情介绍、法官点评的形式进行事实、法律分析,编写、发放《企业经营、市场贸易常见法律风险案例评析》手册姊妹篇,帮助企业和经营户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此外,该院还通过开展法律咨询讲座、“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强化市场贸易相关事项的法律指引,预防企业诉讼风险。
同时,为推动企业经营风险的“防患于未然”,该院还建立了态势分析、司法建议等制度,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民间借贷、金融借款、涉企纠纷等态势分析,供决策参考。对于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市场经营户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司法建议和预警,为企业管理经营“打补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在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该院还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审判职能,不断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送法进企业等依法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