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农民画的取材,做好色彩、材料和造型的综合游戏,讲述美丽乡村故事……”近日,义乌市后宅中学美术组的老师们又聚在一起,谋划着新学年农民画的研究方向。
后宅街道是义乌农民画发源地。自上世纪50年代起,义乌农民便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农村生活,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民画作品造型古朴、简洁,用色艳丽、活泼,被义乌市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学年,后宅中学引农民画进校园,201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十年来,学校用农民画记录了乡村的美丽蜕变,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摸索前行。
编写美术校本教材
后宅中学在七八年级中招募学员组建农民画工作坊,聘请义乌农民画家叶洪桐担任校外辅导员,日常教学由美术组教师利用每周四节拓展课开展。
最初,农民画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美术组的阚佳林、陈薏如、楼军等老师就边学习边小结边教学。2012年,后宅中学有了第一本美术校本教材——《走进义乌农民画》。
2012年,以“小商品海洋·创意者天堂”为主题,沈赛飞、方镧镭老师带着学生创作了富含金乌、红金泥、月季等义乌元素的农民画,借助当地烧制的罐、缸、盆等予以呈现,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过目难忘。该作品获得了义乌市第四届“人人会设计”美术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此后每年,工作坊师生都会创作一批富有特色的农民画作品。大幅画作要先在大画布上分块打稿,调整至满意后,再进行勾勒和上色,直到画面和谐。有时候,一幅好作品是整个工作坊学生两三个月的努力成果,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耐性。为了增加趣味性,保持学生对农民画的兴趣,老师们也会在中间安插一些小幅农民画作品的创作练习或组织走出校门采风等活动。
掌握了基本技法后,工作坊的师生走出学校,用手中的画笔服务新农村建设。在义乌火车站,他们画下了《三千义乌兵》的巨幅画面;在义乌市德胜岩风景区,义乌山川风光在师生画笔下一一再现;在许多新农村的墙壁上,师生用农民画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孝道、张扬礼仪、歌颂正义、鞭挞邪恶。
“牵手”农民画一路前行
然而,几年的“新鲜劲”过后,以“土”见长的农民画的推广遇到了瓶颈。“平涂,不能炫技法;造型儿童化,视觉幼稚;乡村生活,缺少新鲜感……”美术组的老师一一记录大家对农民画的看法,思索着传承农民画的新思路和对策。
2016年起,以世界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认可程度为例,后宅中学师生对农民画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再认识,美术组老师大胆尝试农民画的创新发展。2016年,在张淑娟老师带领下,师生尝试把农民画与轮胎、管道结合,创作了“圆融”主题家居作品,迈出了“让农民画回归农村生活”的步子。
2017年,方菁老师和学生结合七年级美术教材中的“生活中的纹样”,用上万片马赛克创作了鸡年主题大型屏风。时尚的外观,华丽的光影效果,农民画实现了“华丽”的转型。2018年,师生以流体画为表现形式,采用农民画中的大胆撞色,呈现了诸多抽象、炫丽的作品。“好看”“好玩”“每次效果不同,充满期待感”,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2018年11月,在绍兴举行的“浙江省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陈凌佼老师作《“流”不住的时光——色彩的乐章》讲座,介绍后宅中学农民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经验。然而,不断自省的工作坊老师们又在想:“我们的步子是不是太大了?”流体画虽借取了农民画中的色彩特点,但视觉效果偏离农民画太远。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成为2019学年后宅中学农民画要探究和突破的课题。
这十年,后宅中学的校长、美术老师和学生都在更换,但对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却始终持续着。
校园绿荫丛中,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农民画闪耀其间,《欢天喜地迎龙灯》《又是一年春耕时》《漫山遍野赏桃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之乐”的农民画景象,正如大众梦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