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李宁:身披白衣战甲 与病魔抗争到底

发布时间: 2020-08-20 09:37:5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何欣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8月2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何欣)时隔多月,身穿防护服,背后写着“少侠李宁”的医者形象,仍然在许多读者的脑中挥散不去,但现实中的李宁却早已投入了一如既往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交班、查房、门诊、检查、手术……每天早上七点多,李宁就开启了工作模式:每周一、四在门诊坐诊,其他时间都在病房,趁中午休息的时候做气管镜。

  医师节当天,记者在浙大四院住院部九东区见到李宁,只见他正低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家庭树”上写字,而科室里的同事们围在一起,将“家庭树”的枝杈用指印填满。无论是在援鄂期间,还是在科室日常工作中,李宁始终以“家长”身份主动承担责任,将援鄂同事一个不少地带回来,把呼吸疾病患者陆续地平安送走。

  家人是全身心工作的坚强后盾

  “我中午不回来了,你自己买点吃的,钱还有没有?……”中午11点多,李宁接到了儿子的来电,虽然家就近在咫尺,他却抽不开身。以前家住得远,更是常常顾上了工作就顾不了家。由于妻子也是急诊科医生,夫妻俩一忙起来就不着家,留儿子一个人在家也成了常态。援鄂归来,李宁本来有两周的时间用于休养,但作为科室主任,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工作,干脆第二天就重回岗位,至今一天假也没休。

  “转眼间儿子已初中毕业,本来暑假里想带他出去玩一趟,而现在暑假都快结束了……”对家人常怀愧疚,李宁与妻子却获得了儿子的理解。逐渐长大懂事的少年在日记里写道:爸妈虽然不像武侠小说里的主角那样武功高强,却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在工作中,李宁从来没有过一到时间就下班走人的体验,有时,等外科手术做完再“接台”,会等到凌晨才能排上。对此,他从没有一句怨言,第二天照常七点多就到办公室。

  用专业与爱心换来患者的安心

  由于大部分呼吸科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为了获得患者对治疗的支持配合,李宁每天下午都花大量时间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一方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治疗情况解释清楚,另一方面,也要照顾患者的心情和隐私,小心把握好两方面的程度。许多患者平安出院后,出于对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服务满意,对医护心怀感激。

  今年4月,援鄂归来不久的李宁与一名“追星族”不期而遇,一位八旬退休教师拿着自己收集的,关于李宁医生的报道来到医院。原来,这位老人此前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在浙四住院多年,出院后,他还对这群救命“恩人”念念不忘。新冠疫情暴发后,老人得知自己曾经的主治医师前去援鄂,就到处打听消息、关注动向,不知不觉已经收集了满满一沓剪报。

  今年上半年,一位70多岁的老烟民拒绝插管治疗,觉得插管治疗带来的痛苦大于疾病带来的痛苦。李宁出于对病情的全面考量,专门与病人多次沟通,全面分析利弊,说服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治疗,最终患者得到治愈并出院。

  在无数场战役中“浴火重生”

  从2002年至今,李宁已经从医18年,期间先后在感染科、ICU、呼吸科历练。刚入行一年不到时,25岁的他就直面了非典,后来又陆续经历了H1N1、H7N9,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挺过来了。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使他在面对疫情时,保持了医者的镇静与凛然,因此,在他得知新冠疫情时,第一时间就请缨出征。

  在武汉方舱医院里时,他直面了工作以来最严峻的条件:一开始,由于条件有限,搬运病人没有推车也没有担架;本该套两层医用手套,现实中却只有一层小号手套,随时都会暴露肌肤;大部分同事轻装出征只穿了一双鞋,舱内却没有可换的鞋……遇到两位患者突然转重症,李宁一边要保证病人的生命,一边要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情急之下,他与同事背起病人就进行转移。在前所未有的艰苦条件下,方舱医院依旧达成0死亡的目标。

  2016年,一位42岁患者因肾病免疫力下降染上急性呼吸疾病,转院来到浙四呼吸科后,每一位医生都尽全力救治,争分夺秒抢回了一条生命。在进行紧急救治的十多天内,李宁每天都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说:“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每位医生都像出于本能般尽全力去救治,因为治不好的话,我们的内心会比家属更难受。”在每天的工作中,李宁与同事都在全力奋战,并一次次练就了强大的身心。他说:“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上,我愿用尽一生换来发展的一小步。”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